幸运飞艇开奖网

请输入搜索信息:
 幸运飞艇开奖网站| 旧版回顾

探寻“一带一路”中华文化 行吟书法渊薮西安碑林

【来源:探寻“一带一路”中华文化 行吟书法渊薮西安碑林 | 发布日期:2018-08-25 】

长安自古帝王都。这个见证了十三代王朝更迭兴衰,目送驼铃古道汉唐风隐于大漠的文化古都、丝路起点——西安——如今又是闪耀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蕴藏着千年的文化,承载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成为古今相连、东西相通的重要城市。

为探寻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在国际上传播所提供的新机遇,曲阜师范大学+”国际传播调研团远赴西安,开始了一带一路与儒学新发展的探寻之旅。

儒风古韵,碑林行吟。825日“儒+”国际传播调研团来到“东方文化的宝库”——西安碑林博物馆。这座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的基础上,利用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专题性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珍藏展示了汉代至今的各类碑刻4000余万。穿行在遒劲淋漓的石刻书法间,寻遇拱手而立、静默肃穆的孔子雕像,拜读儒家学生编撰的《石台孝经》,儒风古韵拂面而来,仿佛可以看到董仲舒巨笔如椽将儒学发展出新气象,西汉王朝“独尊儒术”让“仁爱”遍天下的恢宏之景。

“这一展厅陈列书法名碑,我们看到的《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稚嫩的童声从展厅里穿来,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坚守岗位”为游客介绍着碑文。这是一群来自西安高新区第六小学的小志愿者,利用假期时间担当博物馆的小解说员,提起名家历史胸有成竹、侃侃而谈的样子令人惊异。他们的带队老师田瑶说:“学生们都是自愿报名,在家中自学博物馆的历史、景点的介绍,再由老师加以指导,便成为碑林博物馆的小解说员。”我们不知道这些历史能在十岁稚童的记忆里存留多久,但这份近距离接触历史、讲解历史甚至是开始用小小的肩膀担起传播历史文化责任的经历也许能在她们心里埋下 “兴趣”的火种,也让国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一代中传承延续的希望。

来自德国古登堡的Gabriele Michel 被西安的文化魅力所吸引来到碑林博物馆,调研团成员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向往已久,此次中国之旅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谈到中国美食更是眉飞色舞,表示自己喜爱中国的“all food”。当调研团成员问到是否知道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时,Michel说:这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标志,我的国家是一带一路的终点,一带一路是沿途国家的文化之路,更是友好的桥梁。正如这位外国友人所说,没有文明的冲突,只有文明不断的交流认同和融合。这是中国文化伟大的地方,也是中国文明可能给全球带来的伟大贡献和智慧。 “一带一路”从中国的立场来看,经济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但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追求。

碑林之行,我们感受到了孔庙遗址的儒风古韵,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年幼孩童身上的传承,看到了来自异国他乡的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但还有更多关于“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的现象与秘密等待我们探索。我们欣喜着、欣慰着更期待着中国文化借力“一带一路”在世界上焕发独特魅力。